恒毅力:成功密钥?

Angela Duckworth是2013年麦克阿瑟“天才奖”得主,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专研成就与人格特质的心理学家,曾为麦肯锡顾问和小学教师,一双女儿的母亲。她广为人知是因为2013年她在TED做了个演讲——《恒毅力:热情和毅力的力量》(Grit: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),光是TED官网上就有过千万人看过。她说:成功不是靠天分或IQ,靠Grit。前半句已属老生常谈,后半句还是挺新鲜的。

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司机,谁不渴望成功?天下父母就更引颈期盼了。成功太过宽泛实在难以拿捏,那么索性关心一个比较世俗的管理问题好了:通过员工的什么特质可以预测其工作绩效?Angela的发现是:Grit。

无论什么领域,极成功的人都拥有强烈的决心,他们的决心以两种方式呈现。一是过人的坚韧与努力;二是他们打从心底认定,这是他们想做的。他们不只有决心,更有明确的方向。就是这种热情与毅力的结合,使这些人出类拔萃。以一个词来形容,他们恒毅力过人。

2016年Angela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了本书,书名还是Grit: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。她先将恒毅力概念化,分成热情(passion)和毅力(perseverance)两部分,编成恒毅力量表,测量人们的恒毅力得分。进而探讨恒毅力的来源——她的解释是兴趣、练习、目的(意义感)和希望(取得成功的信念),由内至外驱动。然后不能免俗,讨论起How-to来,用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讲如何由外而内培养恒毅力——家庭教养、课外活动和组织文化。“要把金针度与人”嘛,这本基于学术研究的畅销书于是披上了成功学的外衣。

 

恒毅力定去留
Angela开卷举了三个栗子。第一个栗子,西点军校根据候选总分筛选入学申请者,却无法可靠地通过候选总分预测谁能完成入学伊始的野兽营训练(候选总分最高和最低的新生,辍学的机率差不多 )。Angela研究的结论是,候选总分不灵,恒毅力灵。“通过野兽营的关键是什么?不是SAT成绩,不是你的高中排名,不是领导经验,也不是运动能力。总之,不是候选总分,而是恒毅力。”

第二个栗子,难啃职业的离职率预测。Angela请某家分时度假公司(vacation time-share ,同一栋不动产的使用权分别销售给很多对象,买家可以分时段使用)的数百位男女业务员做性格问卷,里面包含恒毅力量表。六个月后,她再次造访那家公司,已经有55%的业务员离职了。恒毅力预测了谁留下来、谁离开。此外,其他经常衡量的人格特质(包括外向性、情绪稳定、责任心等等),都无法像恒毅力测验那样精确地预测员工流动率。

第三个栗子,预测拼字比赛赛果。拼字比赛看起来很讲究天份,但是Angela说脱颖而出还是取决于恒毅力。“(拼字比赛)总决赛前几个月所衡量的恒毅力正确地预测了参赛者的最后表现。简单来说,恒毅力高的孩子在比赛中的排名较高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每天研读较长的时间,也参加较多次拼字比赛。”

所以你觉得武亦姝是靠什么胜出诗词大会的?

 

天分偏误
在提出恒毅力概念之前,Angela大力批判“天分偏误”。“‘天分偏误’(naturalness bias)是一种对天才的隐藏性偏好,以及对努力获得成就者的潜在偏见。”她转引尼采的话:“我们的虚荣、自恋促成了对天才的崇拜。因为,只要把天才视为奇迹,我们就没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,发现自己的不足……当我们称某人是‘奇迹’时,也就表示‘没必要跟其相比了’。”Angela供职过的麦肯锡以招募及奖励聪明人著称。“……如果麦肯锡对美国企业的建议是‘建立重视天赋才华的文化’,那么麦肯锡确实言行一致,他们真的就是这样筛选人才的。”

麦肯锡身体力行,其诸多大客户则推波助澜。“执行长找麦肯锡来解决问题可能有很多很好的理由,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,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比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更聪明。聘请麦肯锡,意味着雇用‘最好、最聪明’的人选,彷佛最聪明一定就是最好的。”

麦肯锡2001年发布的《人才战争》(The War for Talent) 报告指出,卓越的企业会积极培养最有才华的员工,同时也积极淘汰资质与表现最差的人。在那样的公司,员工薪资有巨幅差异不仅很合理,还是公司所追求的目标,为什么?这种赢家通吃的激烈竞争环境,可以鼓励最聪明的员工留下来,也让被认为最没潜力的员工趁早另寻其他工作机会。

Angela引述两位记者的研究,作为反驳。Duff McDonald对麦肯锡做了目前为止最深入的研究,他指出,麦肯锡在报告中列岀的企业典范,后来表现都不好。

《异数: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》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也批评《人才战争》的观点。他指出,安然( Enron)就是用麦肯锡鼓吹的“天分至上心态” 管理公司的典型例子。安然曾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能源贸易公司,二〇〇一年底它申请破产时,可以明显看出历年来优秀的获利表现都是靠大规模、系统性的做假账达成的。Gladwell 说安然要求员工证明自己比其他人都聪明,这种心态无形中促成一种自恋文化,公司渐渐充满超级自命不凡、却因为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而拼命炫耀的员工。这种企业文化鼓励短期绩效表现,不鼓励长期的学习和成长。

分析安然崩解始末的纪录片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也提出同样观点。安然崛起的过程中,担任CEO的 Jeff Skilling 曾是麦肯锡的顾问,人相当聪明,但盛气凌人,他为安然设计了一套绩效评估系统,每年开除考绩垫底的15%员工。换句话说,无论你的个人绩效有多好,只要你比其他同事差,就会遭到解雇,安然内部把这种作法称为“考绩定去留”(rank-and-yank)。Skilling 认为这是安然最重要的策略之一,但最后这可能也变相促成了奖励欺骗、不重诚信的工作环境。

所以你觉得每年淘汰考绩垫底5%员工的华为会怎样?

 

恒毅力的局限
听起来挺唬人的,但Angela指出,恒毅力并不是一切,人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条件,才能成长及成就卓越,性格是多面向的,包括:内省(intrapersonal)、人际(interpersonal)、智慧(intellectual)。你也可以称之为意志(will)、心念(heart)、心智(mind)的力量。内省性格包括恒毅力和自制力(尤其是抗拒一直玩手机、电动之类的诱惑),所以恒毅力高的人通常比较自制,自制力强的人也比较有恒毅力。这类性格有助于个人目标的完成,也称为“绩效性格”或“自我管理能力”。社会评论家兼记者David Brooks称之为“履历表的品格”(resume virtues),因为这些优点容易让我们获得录用,并且持续被重用。

人际性格包括感恩、应对进退、情绪的管理(例如控制愤怒)。这类性格帮助你和他人和睦相处,也提供他人需要的协助。有时这些性格称为“品德” ,Brooks称为“追悼文的品格” (eulogy notes),因为人生走到最后,我们更希望别人记得我们这些优点。当我们钦佩地说某人“真是大好人”时,我觉得我们想到的是这种品格。

最后,智慧性格包括好奇心和热情。它鼓励我们积极参与、开放地接纳多元的想法。

Angela的长期研究显示,这三种性格可以预测不同的结果。预测学业成续,恒毅力等内省性格效果最好;预测社交能力,人际性格比较重要;预测对学习的积极、独立心态,智慧性格的预测力最佳。

所以就算恒毅力是成功的又一密钥,成功路上实在有太多关卡需要解锁了。

 

何谓心智成熟

 

苦难?

Scott Peck《少有人走的路:心智成熟的旅程》,读书会推介它,说“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”。我对“找自我”、做自己之类书籍没啥胃口。推介语又说,“正如开篇所言:人生苦难重重。”“苦难”甚是引人浮想。

不久前读到一篇书评,提及心理学家Viktor Frankl所著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。Frankl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,他不但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,还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,开创了“意义疗法”,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。Frankl称从苦难中寻找意义是人生三种寻找意义的途径之一(另外两种是做有意义的工作和无条件地爱他人),在苦难中找到意义,才不至于绝望。

说人生充满苦难,叔本华的钟摆就在眼前晃晃悠悠了。“所谓人生,不过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一座钟摆,或者因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,或者因满足后的空虚而无聊。”多么晓畅明白的思想。

还有,让-路易·傅尼叶的《爸爸,我们去哪儿》,讲的也是苦难的人生。“有人说,生出一个残障儿,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,而他,遇到了两次!”傅尼叶是两个残障男孩的父亲,妻子离他而去,他既当爹又当娘,独自照顾两个病儿,“一个不会说话,另一个只会说‘爸爸,我们去哪儿’”。

但引人浮想的“人生苦难重重”之说,其实是误导。原书《The Road less Traveled: A New Psychology of Love, Traditional Values and Spiritual Growth》正文第一句Life is difficult.,译作“人生苦难重重”或“人生苦海无边”都言过其实了。读完全书回头再看,人生是有一些“困难”,但这并不是书的重点。

 

版本

外文汉译的作品,一定要挑版本。粗略比较了能在网上找到的几个The Road Less Traveled译本:远方出版社1997年张定绮译本《心灵地图:追求爱和成长之路》(源自台湾天下文化1991年版)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于海生译本以及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于海生严冬冬译本《少有人走的路:心智成熟的旅程》。

比较的方法一是搜评论看口碑、二是对照原版看关键词。

吉林文史出版社在于海生译本的基础上找严冬冬重新校译一遍,包装成“白金升级版”再上市,我的理解一是这书于海生译得不够好,二是这书值得美化再炒卖。大陆的译作很多只介绍作者不介绍译者,殊不尊重译者的劳动——当然译者名不见经传实在拿不出手更是个中缘由。于海生的简介就甚难找到。从网友对《拿着剪刀奔跑》的点评来看,他译得不是很招人待见。严冬冬是清华大学登上珠峰第一人,2001级的,2012年在攀登天山时不幸罹难。翻译一直是他的副业,六七年间翻译或校译出多达26本。不过《少有人走的路》白金升级版扉页上照例是没有译者简介的。而台湾的张定绮是专业译者,译著甚丰,口碑颇佳。好久之前翻过《快乐,从心出发》(或中信出版社《幸福的真意》),译者就是张定绮。

我又对照原版,比较几位译者对The Road Less Traveled中关键词眼的译法。

第一,开篇Life is difficult.,于海生译成“人生苦难重重”,严冬冬加码成“人生苦海无边”,张定绮译得最早,取“人生困难重重”。

第二,全书第一部分Discipline,指出面对痛苦的四条积极原则:delaying of gratification、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、dedication to truth以及balancing。

Discipline,张译“纪律”、于译“自律”、严译“规矩”,窃以为discipline译作纪律、自律、规矩,都能表示约束之意,但纪律和规矩更像是外部限制,“自律”最能反映几条规则乃是出自个人的选择、自我约束的涵义。delaying of gratification于海生译作“推迟满足感”是最平实的,张定绮的“不逞一时之快”之说是正话反译,兜了个圈总觉得不如直译来得浅显易懂,严冬冬改成“先苦后甜”,跟后面仨词在字数上是保持了整齐的队列,但不是动宾结构,读来多少有点突兀。acceptance of responsibility与balancing无异译,不用说了。

dedication to truth很关键。“尊重”是完全无法反映dedication的“致力、投身、奉献”之意的,“事实”则离truth所指的“真实、真理、真相”颇有一段距离。

综合上述,加上一向对港台译者的信赖,我选张定绮译本。带着以下问题来读:1)“少有人走的路”是什么路?2)什么是心智成熟?3)为什么此路少有人走?

 

从扯谎到扯淡

上文提到dedication to truth这条规则特别重要,这里多说几句,再回答上面几个问题。Peck在书中对谎话的讨论饶有见地,但我多年前读到的Frankfurt,更是深有洞见。

Peck说:

谎话分成两种:白色谎言和黑色谎言,所谓黑色谎言是明知故犯的撒谎,白色谎言本身可能是事实,但我们蓄意保留了大部分真相不说。一则谎言被冠上白色的头衔,并不代表它不算谎话或值得原谅。政府透过检查制度,使人民无法得知重要的信息,不比一个撒谎的政府更民主。病人绝口不提透支银行存款的事,这对治疗造成的妨碍跟干脆撒谎一样严重。由于压抑真相给人的感觉好像情节比较轻微,白色谎言反而是最常见的撒谎方式,而且因为它比较不易觉察,为害之烈远超过黑色谎言。

又说:

选择性保留个人意见的作法,对于企图打入政治或企业核心的人也很重要。 ……个人的意见、感想、观念甚至知识,都应该略加压制。但如果要同时忠于真理的话,有什么规则可循呢?
首先,不要说假话。
其次,牢记在心,不说出全盘真相基本上就是说谎,每一个保留部分真相的决定,都是个重大的道德抉择。
第三,不可以出于个人的欲望(例如权力欲、争取别人的欢心、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)而保留部分真相不说。
第四,一定是为了对方的需要才选择保留真相的作法。
第五,评估别人的需要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责任,只有以爱为出发点,才能作睿智的抉择。
第六,评估别人需要的标准,在于他能否运用我们所提供的真相,获致心灵的成长。
最后一点,使用这项标准时,应该经常检讨是否低估了对方接受真相的能力。

简而言之,Peck认为,我们并不是绝对不可以撒谎,但你别说假话,而且掩盖真相得有道德正当性——不为私欲,而是出于爱,为了对方的心灵成长。Peck提出的这些规则非常严苛,我们大概没有哪位能够通过它的检验吧。

哲学家Harry G. Frankfurt的《论扯淡》(On Bullshit)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具洞见的一本书(中译者是南方朔,译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)。Frankfurt极有见地地区分了扯淡与扯谎。他说,谎言是真相的对立面,虽然拒绝真相的权威,掩盖真相,却不曾否认真相的存在,而且,扯谎隐含着的前提,正是扯谎者以为知道了真相,知道所扯者已知为假。无处不在的扯淡虽然不被认为是严重挑衅、伤害他人的语言行为,却是“真”的真正敌人。扯淡完全无视“真实”、“真相”、“真理”乃至“真的价值”的存在,不在乎“真”不“真”。这种反“真”的信条,渐渐蚕食我们的信心,“让我们不再相信可以通过正直的努力来判断真假”。如果我们自己的世界与周遭的世界充斥着扯淡、甚至只剩下扯淡,那么“客观探索”这一类概念倒是成了笑话。

可以说,Frankfurt的告诫更加地鞭辟入里,以dedication to truth为自律信条者,不得不察。

 

什么样的路?

我的理解是Peck提出了一套心智成长的逻辑。心智成长有两种对立的力量,一种是使心智提升的力量,另一种是使心智沉沦的力量。

使心智提升的力量又分为两股,一股是基于真爱,通过践行纪律而成长的内在力量,另一股是获得亲情滋养与神恩(Grace)眷顾而健康向上的外在力量。

Peck将爱界定为“为了滋养自我或其他人的心灵成长,扩充自我的意愿”。在他看来,“坠入情网”不是真爱,因为那只是填补寂寞的感觉,是自我疆界的部分崩溃,而不是自我疆界的扩充。自我疆界的扩充“是使自我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,变成一个不同的新自我。我们做不熟悉的事。我们改变。”这对心灵的成长尤为重要。Peck这个对爱的定义、尤其他对坠入情网的否定,恐怕是全书最难接受的部分了。平素我们谈情说爱,多指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,包括无条件的付出与给予,以及排他的特性——这些Peck却不放在眼里,他不加讨论地将爱与心灵的成长绑定在一起。是的,不加讨论。这一类书籍,常常如此。凌空抛出一个、两个……一套概念乃至信念。请君入瓮。

根据Peck的论述,在心灵成长过程中,我们要运用“涵容”(bracketing)的技巧,“在肯定自我、保持稳定与放弃自我以换取更大更新的知识之中,取得一个平衡”。简而言之,我们得通过除旧布新来拥抱新的领域。

心灵成长是一场求知之旅、而非信心之旅。为了挣脱过去经验形成的限制,我们必须学习,我们必须不断消化和吸收新信息,扩充知识领域和视野。

照“涵容”的原则,我们读这本《心灵地图》的时候,如果一开始便让浮现脑际的各种旧读物、旧经验占据思考的空间,就无法放开怀抱,接纳Peck所建构的理念体系,应该涵容一些,让旧知识、老观念退后一步、袖手旁观,适当时候再素颜登场、加入思维角力的旅程。涵容一词,令人想起“涵泳”之说。“涵”,潜入水;“泳”,游于水。“涵泳”比喻仔细读书、深入领会。朱熹:“学者读书,须要敛身正坐,缓视微吟,虚心涵泳,切己省察。”涵泳是传统的读书为学方法。顺便说一句,于海生、严冬冬的版本将bracketing翻译成“兼容并包”。

话说回来,虽然Peck否认“坠入情网”是真爱,但是认为“真爱……先决条件是我们必须先被自我疆界之外的一个对象吸引,必须出诸以身相许的热情来投入”(这个以身相许与投入的阶段称为“精神贯注”),亦即承认“坠入情网”式的“精神贯注”是真爱的前提,只有精神贯注,才会有出于真爱的关怀。而涵容和关怀,在心灵成长中同样重要。当然,还有四条纪律,在真爱的基础上,我们要推迟满足感、承担责任、忠于真相并保持平衡。

这是内在的力量,自我促进的力量。

至于亲情的滋养,我们不要忘了亲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外在条件。书中提及的许多心理疾病,都肇因于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不当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书是写给天下父母的。父母应该如何教养孩子,我想不是简单的物质富足、宽容与爱。父母理应遵守纪律、以身作则,因为“没有纪律作后盾的管教,不具任何意义”。此外,记得,爱的目的是心灵的成长。

而神恩是意识之外、冥冥之中的强大力量。我们不了解神恩的运作方式(神秘力量嘛),但是“因为有神恩,一般人才能超越童年得不到父母爱心照顾的创伤,长成富于爱心的人,在人类进化水准上远远超过自己的父母。”帮助人们培养认知运用神恩、得到不期而遇的收获的能力,是心理治疗师的使命。

由真爱而自律而提升,获亲情滋养或神恩眷顾而向上,都是心智成熟之旅中积极的力量。而邪恶、懒惰、恐惧,则是与积极的力量对立、拉扯的“负能量”。不辩论,不质疑,不求解,立场未明正义莫辩,规避这个重要但痛苦的步骤而鲁莽从事。这是懒惰,呈现的主要方式是恐惧。懒惰是原罪,是内心的熵。更有甚者,“邪恶”使人主动逃避扩充自我的要求,“不择手段的保护自己的懒惰,保持生病的自我完整”,邪恶简直是避免为了滋养别人的心灵成长而扩充自我行为。

所以,心智成熟的路,其实是发掘、发挥积极的内外部力量,抗拒邪恶与懒惰之类负能量的旅程。

 

何谓心智成熟?

《阿甘正传》有句台词:

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,什么都可以接受。相反,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,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,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。而后,做一个单纯的人。

阅读《心灵地图》虽然不抱太高的期望,但它的确令我思考何谓心智成熟的问题。始料未及,又满心欢喜。在人生奔四的路上,立不足、惑有余。再投入一项新工作或重新投入一项旧活动时,自己还好意思口说希望学习、但愿成长,但内心却对何谓成长、何谓成熟不甚了了吗?因此,心智成熟其实是我们无法绕开的问题。

阿甘遥远但常新,Peck就在面前。必须说,Peck对心智成熟的描画颇具启发价值——而这,是阅读《心灵地图》最大的收获吧。

以下这些词句,共同组成了心智成熟的概念:

1)我们把心灵的成长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进化(认清我们的责任和抉择的能力)。
2)经过试炼质疑,拥有自己的宗教。
3)愈成熟,对懒惰愈有自觉。
4)具备得到不期而遇的收获(serendipity)的才能,能够认知运用来自意识领域之外的神恩。
5)拥有与上帝(潜意识)沟通能力的人,自我意识会大幅缩小,他们唯一的念头是:“成就你的意愿,不要管我的意愿。用我作你的工具。”放弃自我带来一种平静的大喜悦感,跟恋爱颇为类似,觉悟到自己与上帝之间密切的关系后,所有空虚寂寞都会一扫而空,这就是所谓“灵交”(communion )。
6)心灵成长最多的人是生活的专家,他会觉得能上通天意,彻底了解整个情况的性质和自己一切作为的前因后果,使人觉得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。有意识的自我于是成功的与神的心灵结为一体。
7)心灵发展接近巅峰的人就像权倾天下的人,他们不能推卸责任,不能诿过,也没有人能教他们该怎么办,甚至没有一个层次相当的人可以倾吐内心的压力和痛苦。

试着概括一下,心智成熟的人拥有系统且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, 能认清责任、具备抉择能力,容不得自己卸责诿过,勤勉、通透,平静、喜悦,不空虚、不寂寞,但是孤独。

 

为什么少有人走?

心智成熟的境界,谁不期盼?起码,虽不能至,谁不“心向往之”?为什么心智成熟的路少有人走?是目标不够诱人还是路太难?

Peck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心智成熟。

一个妇人,原本严重的沮丧,接受治疗一年后,尝到了心智成长的滋味(她明智、冷静、轻松的处理了家中一个问题,因而兴奋不已)。Peck告诉她,只要她把正确的认知扩大应用到其他情况,她便愈来愈能“掌握”一切,持续获得“痛快”的感觉,不过她必须得不断用心思考、处心积虑,才能维系和发展她的力量,才能摆脱造成沮丧的无力感。谁知,妇人的反应是:“我才不要花那么多时间玩弄什么鬼心计!我来这儿可不是为了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复杂!我只想放轻松,快快乐乐的过日子。 难道你希望我变成一个上帝还是什么吗?”

妇人最终中止了治疗。她被心理健康的附带条件吓坏了,宁可不要痊愈。

在这妇人眼里,心智成熟的路太难了,而且结果似乎也不是她所欲的。

Peck又举了军队里大部分军人抗拒升迁的例子。很多以军人为终身职业的低级士官,不愿调升为士官长,还有很多才智出色的低级士官宁死也不要成为军官。原来刚升迁到地位较高、权责更重的职位的人,很容易患上所谓升迁神经官能症(promotion neurosis)。低级军人就是因为惧怕承担更大的责任,而逃避升迁的机会。

Peck还引用圣奥古斯丁的话“兼具爱心与勤勉,则可从心所欲不逾矩”来说明,更多的人倒不是不希望“从心所欲”,但是“勤勉”与孤独令他们望而却步。

大多数人都像小孩,对成年人的自由和权力羡慕不已,但对成年人的责任和自律却毫无承担的意愿。尽管我们觉得父母或者社会或命运压迫我们,但还是希望有个更高的权威供我们推卸责任。处于没有人可以代我们受责的地位令人害怕,要不是有神与我们同在,孤零零的守着这么高的位置,真会把人吓坏。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承受孤独的能力,宁可放弃掌舵的机会。他们要平安,却不要随力量而来的孤单;他们要有成年人的自由,却不肯长大。

至此,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,之所以“少有人走”,因路难走,而路的那一头,并不总是享受。这样的路,你愿意走下去吗?